技术支持   Suppor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 > 下载中心

一款超声波测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

2014-6-3 23:22:15      点击:

一款超声波测距电路的设计与制作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贺炜  

 

超声波测距电路是电子设计中常用的电路模块之一,本文将介绍一款由通用器件构成的超声波测距电路的设计与调试。

1、超声波测距原理

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,同时开始计时,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,遇到障碍物后发生反射,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后停止计时,计时时间为t。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/s,故发射器与障碍物的距离s=340t/2 (m)。注: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,若测距精度要求较高,则应进行校正。

2、超声波发射电路的设计

超声波应用广泛,其传感器种类也是相当繁多。本设计采用的是常用的40kHz分体式压电超声波传感器。该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,利用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40kHz的方波信号,以驱动超声波发射器T40。在NE555的输出端接了一个1kΩ的上拉电阻以提高驱动能力。方波信号的低电平持续时间TpL0.7R9C15,高电平持续时间TpH0.7RP1+R9C15,频率f1.43/RP1+2R9C15

1 超声波发射电路

3、超声波接收电路的设计

经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超声波接收器R40接收,并转化为电信号。超声波接收电路对R40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变换,以便单片机的处理。该部分的电路如图2所示,首先采用低噪声运算放大器OPA2335构成反相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两级放大,共放大约225倍。为了在电池供电等单电源情况下正常处理接收到的交流信号,在两级放大电路中利用R1/R4R7/R8分压的方式将信号抬升了VCC/2。电路中采用了一个10uF的钽电容和一个0.1uF的陶瓷电容对芯片的电源引脚进行去耦,减小电源波动对电路的干扰。

放大后的信号送至由OPA2356构成的二阶带通滤波器,滤除干扰信号。该滤波器参数计算公式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.1)

2 超声波接收电路

初步计算参数后,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该滤波器进行幅频特性的仿真分析,调整各元件参数并取标称值,使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约为40kHz,品质因数约为5Av=2

经滤波后,信号送至由LM393构成的反相输入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进行波型变换,将正弦波转换为单片机易于处理的方波信号。利用R14/R15分压设置参考电压,使比较器在合适的阈值翻转。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该阈值电压,以满足不同的灵敏度要求。接收电路接收到由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后,比较器输出电平将立即发生跳变,单片机据此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,最终实现超声波测距的功能。在比较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LM393是集电极开路输出,必须在输出引脚与电源之间接一个上拉电阻。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在此就不再赘述。

4、电路的调试

在完成原理图及PCB的设计后制出样板,焊接好元件后对各电路逐一进行检查、调试。对于超声波发射电路,上电后利用示波器观察NE555 eq \o\ac(,3)3脚的输出信号,调节可变电阻RP1的阻值,使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频率为40kHz。对于超声波接收电路,为了便于操作,在调试过程中暂不接入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,利用信号发生器提供mV级的40kHz正弦信号模拟超声波接收器的输出。用示波器探测电路各关键点,以了解电路是否正常工作,有无自激振荡等。改变信号源的输出信号频率,使其从30kHz变化到50kHz,用示波器观察滤波器输出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,以判断滤波器的通带及中心频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如不符合则在改变元件参数后重复上述过程(注:如有频谱分析仪,可用其取代示波器对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进行分析,这样可以简化调试过程)。在确定比较器能工作后即可将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焊上接收电路,进行整个系统的调试,在这个过程中调节R14R15的比值,使比较器在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阈值电压下翻转,兼顾灵敏度与准确度。至此,整个制作和调试过程结束。经测试,本电路在较高灵敏度的情况下,有效测距范围约为04m